然而,丁磊先生决定碰一碰微信,以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不仅仅是在喝葡萄酒和养猪。
易信,这个由网易和中国电信昨天联手发布的即时通信平台,这是全球首次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合作打造移动即时通讯社交产品,标志着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进入移动即时通讯产品联合开发运营和资本合作的新阶段。因为有了互联网加运营商的出身,显然比应用商店里那些已经被微信“KO”的IM(即时通讯)产品,更具备成为挑战者的实力。
作为一个后来者,易信是否有资格和拥众3亿的微信“青梅煮酒论英雄”,尚且不论。不过,吃多了肯德基,偶尔吃个德克士,你不能拦着吧?
易信1.0表现可圈可点
免费短信、电话留言能否成利器
“易信”,中规中矩,却也言简意赅。网易和电信,一家一半。其实,早些时候,我听到的版本更为小清新,据说叫“叮叮”。像是丁磊的昵称,噱头更足。
不论如何,网友们还是图实惠的,这点丁磊自然是懂的。所以,要抗击对手,首要的利器是坚持免费。
通过易信,你可以跨运营商发免费短信,可以免费向手机或固话发电话留言,再加上中国电信对天翼用户的大幅流量支持。很劲爆,不是吗?
昨天下午3点多,我急吼吼、兴冲冲地用易信给好几位好友发去免费短信,其中包括移动、联通和电信用户。只可惜,至今五六个小时过去了,全部石沉大海,没有人收到(PS:本人是移动号码)。
不过,有使用联通号码的朋友说,他在昨天上午10点多,用易信给老婆发了免费短信,给同事发了语言留言,统统成功了,所以一下子招揽了好些人加入易信。
莫非是“人品问题”?或是下午用此项功能的人多了,服务器跟不上了?
吐完槽,再回头来看易信,其实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目前不少功能是微信不具备的。
比如,基于网易云音乐平台,易信的音乐分享功能十分人性化。不需要安装任何第三方音乐APP,只要在易信中点击音乐、搜索,就可以给聊天的朋友点一首歌。而对方只要轻轻一点,便能实现在线播放,免去了页面间跳转的许多繁杂操作。
同时,易信还可以语音识别找到好友。在界面通过下拉,念出对方姓名,就能识别出想要聊天的人。我试了一下,这招还蛮灵的。
另外,作为一款主攻年轻女性用户的产品,易信一上手就推出6款免费表情贴图,品质还都挺高。对此,微信的付费表情商店,多少有些尴尬了。
更有“巧合”的是,昨晚,微信突发故障,部分用户登录不上了。昨晚11点多,“腾讯微信团队”在新浪微博表示:“由于机房的网络设备出现故障,部分微信用户的信息收发和登录可能会受到影响。目前我们正在紧急抢修中,非常抱歉给大家带来的不便!”
中国电信占了七成股份 丁磊握着易信操盘权
其实,这并非是网易第一次涉足即时通信领域。
早在2002年前后,一款能免费收发短信的IM软件曾短暂流行,那就是网易泡泡。网易泡泡的核心亮点,就是可通过PC客户端直接向好友手机发送免费短信。
然而,网民的饥渴,以及对免费午餐的过分依赖,却超出了网易的预期。此后,尽管网易试图采用积分换短信的方式对免费短信的发送数量进行限制,但其服务器还是不堪重负,上午发的短信可能夜里才到。火了一阵子后,这款软件迅速被用户遗忘。
然而,微信的成功,显然让丁磊对即时通信再度有了期待。
据透露,在电信和网易合资成立的浙江翼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电信为大股东,占股比例为73%,网易为小股东,占股比例为27%。
不过,尽管网易是小股东,但并不影响运营团队对合资公司的决策,合资公司未来也不排除引入能对“易信”用户规模发展有帮助的外部投资。这也意味着,中国电信将产品的运营操盘交给了丁磊。
易信有多大市场价值,现在还很难说。不过,长远来看,丁磊完全可以借此推动网易邮箱、新闻、音乐、游戏等一系列业务,从产品上全线与QQ邮箱、腾讯新闻、QQ音乐、游戏等进行直接竞争,更何况如今还有了电信这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而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此前的翼聊早已在微信面前败下阵来。因此,尽快转变思维观念,转型为互联网信息服务商,通过共享、交换等多种方式获得各类网络服务资源,并寻找盈利途径,也变得极为关键。
移动IM(即时通信)企业与通信运营商抱团,机会显然还是有的。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他们可以做到的远不止在移动社交中找个立足之地这么简单。
毕竟,此前微信与联通推出的微信沃卡,也只是流量上的合作,而且仅限广东地域,但易信是由网易和电信成立的合资公司来共同维护,又是全国性产品,所以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通讯应用市场崛起 “一统江湖”局面有望打破
反观社交网络,它一直处于裂变和演化中。
微信的崛起,其实只是刚刚撬开了一个全新通信市场的一角。在众多选择面前,用户也很难满足于对一款产品的长期应用。就像新浪微博早就意识到用户的细分需求,也推出了分组功能和密友圈,但却因为并不流畅的用户体验,最终没能阻止这一人群转投微信的怀抱。
就好比,要发各种私人图片可以上微信朋友圈,要看各种八卦新闻可以上微博,要认识异性朋友可以用陌陌一样,同样,易信也可以有一个细分市场可以重点去迎合。
或许,就像丁磊所说的,“我们要感谢腾讯,他们培养了一种巨大的、新的用户体验方式,就是可以对着手机讲话,以录音的方式传给大家,其实这种通讯方式的创新,没有他们的推动,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被培养出来。但是一旦普及了,就存在创新和优化的空间。”
重要的是,这个“天下”并不只是微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