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资讯 >

衢州电子商务简报第二期
2014-01-17 11:45:23   来源:   点击:

 朱建华副市长在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2013年6月21日
 
今天既是一个座谈会,也是一个市电子商务考察组赴丽水、金华考察学习的交流会,更是一个形成共识、推进下一步电子商务工作的预备会。刚才各县(市、区)政府、市级相关部门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
(一)起步较早。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早在2000年之前,我市就通过开设“农民信箱”、“农技110”为“三农”服务,在全省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我市网上粮食交易市场,稳居全国前列。2001年,我市还开展了“十大网商”评选活动。
(二)平稳发展。最近几年,我市电子商务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2012年,我市的网络零售额达到12.3亿元,比2011年7.4亿元增长66.22%,但只占全省网络零售总额2027亿的0.61%(我市国土面积占全省的8%,人口占全省的5%, GDP总量占全省的2%,网络零售总额只占全省的0.61%),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396.36亿的3.1%,远远低于全国占比值6.3%,浙江省的占比值15%。到2012年底,我市有7851家阿里巴巴注册“电子商务企业”,仅占全省47.8万家的1.64%。“农民信箱”全市用户数为14.6万,占全省230万的6.35%。2012年,全市“农民信箱”网上交易额400万元,占全省20亿元的0.2%。衢州在淘宝上的网店有6000多家,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包括个体网店)有100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
(三)加快发展。要高点定位,拉高标杆,追赶发展,没有这两个赶(杆),我们又要落后了,所以要加快追赶。
二、这次学习考察看到了什么
遂昌模式: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开创了全国首个“淘宝县”的遂昌模式。地方特色品牌主要是:一是竹炭系列,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包装精美,技术标准前移,安全认证渗透,快递服务配套;二是干货系列,包括地瓜干、各类菜干等几十个品种;三是茶叶系列,包括绿茶、各类花茶等。
丽水模式:全市铺开,致力于青年创业,以“三农”为服务对象,整体推进“三大工程”的丽水模式。三大工程即“万名青年网商培育工程”、“农村电子商务强企培育工程”、“丽水特色网货品牌培育工程”。服务农村的创业者,包括合作社的社长、产销班的班长、各类经济人、种养家大户等,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金华模式:着力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电子商务和服务业自身的网络经济重点产业齐头并进,打造“电子商务之都”的金华模式。金华起步也很早,也是在2000年左右起步。启动之初,金华市政府就拿出350万元用于扶持电子商务发展,一大批电子商务企业落户金华。通过十年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是让人瞠目结舌的。2012年金华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千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实现业务收入规模连续3年居全国前10位、浙江省第2位,并且是全国前10位中唯一的地级城市;网络零售额近300亿元,位居浙江省第二位;金华市本级有全国电子商务百强企业9家、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3家;先后荣获“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和“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称号。今年,金华市提出把网络经济作为“一号产业”来抓。
我觉得我们看了以后有点坐不住。电子商务看起来是一种流通方式的改革,是一种消费方式的革命,事实上是传统的,服务于一、二、三产的流通方式的一次革命。任何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任何重大工作的推进,没有不是政府主导型的,都是通过政府的加速推动来实现的。
三、我们的差距
衢州的差距在哪里,各有各的说法。我们可以看看《衢州日报》特稿:《电商来袭》(上、下),讲的比较清楚。
四、下步工作打算
衢州目前只有两个电子商务产业园,一个是衢江区的金辉,一个是西区的颐高,这两个电子商务园选址都很好,交通很方便,因为电子商务集聚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或者是高端人才,他们需要这种环境。金华给我们的启示是总部经济在金华,研发中心可以放到上海、北京,因为研发中心人才更要高端。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前面我们几个县(市、区)讲的我们靠什么?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怎么做?所以我想围绕这个脉络谈谈我的想法。
(一)怎么抓
衢州发展网络经济的总体设想:要切实把网络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坚持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网络产业为重点;以电子商务为主体;以人才聚集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环境为保障;加快形成网络经济发展布局,怎么加快呢?四句话:加快形成示范推动,淘宝带动,主体涌动,园区联动的发展布局;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电子商务新兴市。
(二)抓重点
1.抓好网络经济产业发展平台。一是以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为大平台、大抓手、大载体。二是抓好淘宝馆建设。不要小看淘宝馆,它不会轻易来签约,只有前期工作已经非常成熟了,门槛标准都基本上符合要求了,才能加盟到它的地方特色馆中去。全国县级的淘宝馆只有三、四家,遂昌是第一家。上一轮市场兴起都是以实体为代表的,受到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但电子商务起跑线都是一样的,所以就应运而生。丽水、衢州基础条件差不多,开化团县委起步很早,我看是有道理的,为“三农”服务,载体找的很准。三是铺天盖地的电商、网商。一产要逐步渗透。每个县要不少于1个乡镇、2个村作为试点。二产要抓试点。金华市网络经济发展局6个副局长,其中3个副局长是市本级开发区、金东区、婺城区的分管副主任兼任,通过经济这条线下去,推进工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我们要下任务,通过新组建的市电子商务发展局把这项工作统起来,明确条块责任,各负其责,抓好落实。还有服务业,有几大块,涉及到工商的,要把各类农贸市场、商品市场的转型提升,把电子商务布进去,等等。东方的潘廉耻要作为一个领头羊树起来,要整合政策资源,扶大扶强。东方搞的“农超对接”模式最大的启示,也是遂昌淘宝馆的启示,是他们的快递都是限时的:2小时达、6小时达、12小时达或18小时达等,而且通过管理软件接受用户投诉,很讲诚信。阿里巴巴上每天有600万次网络交易,这就是诚信的体现。四是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园,也就是电子商务的集聚区,我们市本级有两个,下步再好好规划、孕育一个高起点的,规划、国土部门要积极参与谋划。
2.构建网络经济产业体系。一是以阿里巴巴为龙头,包括淘宝、天猫等,以众多中小电子商务企业、个体网店为依托(包括一、二、三产),完善物流配送、安全认证(包括卫生、食品药品监管、检验检疫等)、第三方支付等支撑体系(人民银行要做一些推动、调研,当好参谋),形成集供应商、电商、营运商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加快打造重要电子商务行业网站、第三方购物网站、电子商务客服中心、网商创业示范中心。二是加快完善邮政配送中心、物流快递等,形成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三位一体的产业链。电子商务的模式是前店(网络上)、中仓(办公地方最近的就是仓库)、后厂(供应商)。
3.鼓励发展电子商务营运服务企业。一是鼓励大中型企业发展独立的电子商务营运平台,引导参与网上信息在线发布,网上在线交易,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进政府采购。二是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就是信息共享。三是鼓励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四是促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像开化的甲壳虫等)。五要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
4.培育好网络经济主体。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不能放任自流;孵化一批中小初创企业;引进一批网络经济企业,高点定位抓好电子商务产业的招商(像金华银泰);集聚一批网络人才队伍,一是引进各类人才,包括高端型、应用型、紧缺型等不同阶段需要的不同人才,二是使用本地人才,三是注重实用型人才。
(三)主要措施
第一,从宏观上,有十项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或者加快网络经济发展,金华这方面提的很高了。
2.强化组织保障,发挥各类机构作用。也不局限于电子商务发展局,还有协会、共青团、经信委等,发挥各类机构作用。
3.突出规划引领,谋划产业发展蓝图。规划是引领发展,而蓝图是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前面讲的四个动:示范推动(要把电子商务示范县列进去),淘宝带动,主体涌动,园区联动。
4.明确目标任务,全市凝聚合力推进。
刚才下发的职能,要根据自身职能充实、完善起来,包括县(市、区)都要纳入,全市凝聚合力推进。
5.开展分级培训,实现铺天盖地。
分级培训不仅是市区两级分级,包括市和区里面的一、二、三产。培训机构、政策、资金等都要整合、统筹安排。
6.扶持重点产业,促进融合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7.构建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这个平台是各类平台,包括一、二、三产,不能顾此失彼。
8.集聚人才队伍,着力促进借智发展。
9.实施“三大工程”,提供产业强力支撑。如丽水的青年网商培育工程(不要局限在农村)、电子商务强企培育工程、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
10.打造政策“洼地”,引进骨干龙头企业。
第二,从微观上,要抓好10项起步工作:
1.成立一个工作部门。这个供县(市、区)参考。
2.抓好一次全面调查。商务、统计部门配合,电子商务协会、共青团参与,设计几套表格,既有县(市、区)情况汇总的,也有市里规划、谋划工作需要的。
3.拿出一份发展规划。由市商务局牵头负责。
4.开好一次发展大会。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
5.开展一批宣讲培训。除了分级培训,还要成立电子商务讲师团,开办淘宝大学衢州分校,整合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中专等教育培训资源等。
6.抓好一批高点招商。要关注高点招商,针对电子商务企业,银泰电子商务工商落户金华,杭州的解百、杭百等,还有上海等城市的大型、知名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能不能吸引来衢州落户?东方集团在思考的农超对接,建议可定位叫电子东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然一个阶段后又要落后了。
7.推进一批转型发展。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推进农业、工业、传统商贸业、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8.打造一批发展平台。首先要把已经崭露头角的一些电子商务公司的底子摸清,开展调查摸底,召开座谈会,情况要摸清,政策要倾斜,进一步推进发展。要树立典型,把那些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带动初创者发展、有责任感和大爱精神的可以担任协会式的公共服务平台的企业、产业带头人等,作为典型、标杆树起来。
9.集聚一批创业人才。
10.评选一批示范网商。
(市府办流通涉外处)
 
 
 
 
 
 
 
 
 
 
 
 
 
 
 
 
 
 
----------------------------------------------------------------
报:省商务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
送:市级各有关单位
发:各县(市、区)政府
----------------------------------------------------------------编  辑:衢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小组办公室
地  址:衢州市白云中大道37号            E-mail: 156415079@qq.com
电  话:0570-8356606                     传  真: 0

上一篇:衢州电子商务简报第一期
下一篇:衢州电子商务简报第三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