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资讯 >

衢州电子商务简报2014年第7期
2014-07-10 16:18:48   来源:   点击:

编者按:6月11日至13日,我市举办“电商换市”促进产业转型专题研讨班。市政府朱建华副市长出席开班仪式并授课,现将朱建华副市长的讲稿刊发如下,供大家工作中参阅。
 
迎接电子商务时代的挑战:
              努力建设电子商务新兴城市
 
朱建华
 
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趋势
电子商务的发展,标志着传统商业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实现贸易过程各阶段活动的电子化。广义的电子商务,指实现商务活动过程电子化,即“运用互联网达成的所有生意就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企业。①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即应用第三方平台或自建平台进行电子商务的企业;②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即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应用提供相关配套支撑服务的企业,包括提供IT服务、物流服务、营销服务、金融服务、衍生服务等的相关企业。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①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②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含大宗商品交易平台);③其他行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行业管理等非盈利性平台及新闻咨询平台除外)。
电子商务产业基地。集聚一定数量的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企业,并提供办公及其他电商服务的产业园区、创业园或楼宇。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交易模式,将生产、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引入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空间,让人们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以一种很简单的,快速的方式来完成更复杂的业务活动,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
1.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模式。
在传统的零售业务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购买产品。网络具有一个传播很广的时空,非强制性、全天候传播,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点击企业的网站上,方便又快捷的查看信息,直接或间接通过网络了解相关产品信息,做到全面了解产品信息。
2.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贸业的连锁经营
传统品牌营销走的是以实力占据优质资源,渠道为王、终端为王,传统企业深受资金链过长、地域限制等条件的制约,不能最大程度地扩大市场占有率。电子商务可以最直接地提高变更,而是整个行业和用户的共同需求。
3.电子商务改变了金融业的发展方式
电子商务强烈冲击了整个交易业和金融业,为商贸业和金融界进行“重新洗牌”,创新了金融业的发展方式,拓展了金融业的新兴业务,尤其是在安全电子交易服务、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交易和管理、电子货币管理、网上保险业务与金融信息服务、财务评估和认证服务、加密、防火墙和金融安全服务等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4.电子商务改变了政府部门的管理行为。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政府管理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政府将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而重视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管理行为。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已成为推动企业成长、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未来电子商务将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1.持续增长,市场体系逐步成熟。
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三高”使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增长;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三新”趋势使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物流,支付,客户服务等)逐步建立和完善,将使未来的电子商务市场将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2.区域合作,中部西部潜力巨大。
中国的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为以江苏、浙江、上海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和以北京为主的京津地区。但同时,从地区网购增长速度看,中西部地区的山西、河南、四川增长最快,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市场和增长动力。
3.全面渗透,应用主体日益丰富
随着电子商务在传统企业中的不断渗透,将发生一次质的飞跃,企业将以一个高的经济效益水平运行。电子商务的应用主体将会日益丰富,从早期的纯互联网企业开展电商,从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到中游的经销、代理商,再到渠道终端的零售商,传统的三次产业将通过电子商务进一步融合。
4.垂直细分,行业标准多元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处于成长期,行业细分带来多元化发展。
行业细分:网络市场商品品种不断增多,涉及居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娱各个方面,交易商品从标准化程度高向非标准化个性化发展。
用户细分:网上购物将逐步渗入各类人群,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细分市场尚未饱和。
区域细分:消费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习俗、消费偏好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部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广阔。
5.终端多元,终端购物趋向融合
随着4g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消费者在未来消费的入口将更加多元化,各种终端购物逐步趋向融合。
6.穿全程,模式创新简易操作。
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正沿着网络购物、电子营销、电子商务、全程信息化路径演进,简易操作的电子商务模式将贯穿业务全程,更多的体现出全程化、一体化及服务化趋势。
7.个性服务,实时互动满足要求。
通过专注、精准、深化手段,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实时、互动服务,满足社会群体个性化的需求特征。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商务活动,电子商务融合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配送、支付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商务的本身,也对就业、法律制度以及文化教育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步而改变,电子商务会将人类真正的带进信息社会。
二、全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态势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出了“实施电商换市,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将电子商务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深入推进“电商换市”情况。
自201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我省建设成为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2013年全省网络零售额达到3821亿元,同比增长88.48%,约占全国的18.5%;实现网络零售顺差1529.27亿元。也就是说浙江省通过电子商务把浙货销往省外,实现了网络零售贸易顺差。我省电商换市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是政策带动效应凸显。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各地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电商换市”工作,出台产业政策促进发展。各地市先后理顺了工作机制,出台了产业政策,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的理顺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力地推动了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二是居民的网络消费意识进一步深入。从支付宝发布的数据来看,全省居民的人均网络消费值达到了4000元以上,支付宝用户网络支出人均地市排行中杭州(3.4万)、金华(2.6万)、温州(2.4)分别排行全国第3、5、8名。这显示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我省居民的消费观念,网络消费已成为一种常态。
三是传统品牌企业加快发展网络零售业务。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省内一批品牌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拓市场,开展网络销售;同时网民消费观念从淘低价逐步向淘品质转变,也进一步促进了B2C的发展(B2C即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网络交易行为。B2B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C2C即个人对个人的网络交易行为)。自建平台的银泰电子商务和绿森数码等企业网络销售大幅增长,部分企业网络零售增幅超过100%。目前浙江网络零售销售过亿的电子商务企业超过了100家。
四是发达的电商服务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省重视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发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大力培育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促进服务资源整合和优化。网络零售排名前4位的杭州、金华、嘉兴、温州等地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比较完善,对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明显。
(二)我省有关地市“电商换市”特色。
为打造“市场强省”,全省将重点通过示范建设,继续引领我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以各市实体经济为依托,通过淘宝馆、产业带建设,为全省经济发展树立新模式。
1.杭州:推进电商全球化战略。
加快政策推动。杭州市从2013年10月即着手拟定《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电子商务拓市场实施方案》。
提高杭货竞争力。杭州市通过积极推进特色馆和产业带的建设,不断提高杭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比重。
推进国际电商中心建设。成立了杭州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组。开展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工程,探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杭州模式。
2.宁波:部署“电商换市”战略。
实施大宗商品交易服务推进工程。积极发展物流、金融及信息等配套服务,形成以现货交易为主要模式的大宗商品网络交易服务体系。
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带动建设工程。
实施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宁波电子口岸、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港口、机场、物流中心等物流枢纽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打造宁波电子商务品牌创建工程。
3.金华:着力打造电商基地。
网络经济被列为“一号产业”。自2013年起,网络经济被金华市委、市政府列为“一号产业”,并获得“一号待遇”,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成为浙江电商基地第一大市。全省88个电商基地金华市占了22个,知名的有金华电子商务创业园、金东区信息软件创业园、义乌商城创业园、永康电子商务总部中心、浦江邮政跨境电商孵化园等。
义乌市传统市场加快转型。“义乌购诚信交易保障体系”是义乌市打造“电商换市”的重大项目之一,“义乌购”还推出面向海外市场的合作项目。
4.温州:电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2013年温州市委把网络经济作为“一号产业”。 2013年,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到任后,立即提出温州市要把网络经济作为“一号产业”来打造。
完成5个产业园区建设。
启动10个公共服务平台。培育行业、专业市场、特色街区、跨境贸易等电商联盟公共服务平台。
启动培育专业行业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10个。
启动培育电子商务应用、诚信、配套服务等示范企业40家,完成培训各类电子商务人员20万人次。
5.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的领跑者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丽水市的云和、缙云、龙泉、青田、庆元、遂昌、松阳7县(市)入围“2013年中国电商百佳县”。典型的电商模式是产业集群与电商融合发展的云和模式和服务驱动电商发展的遂昌样本。
支持网上销售专业服务平台建设。主要推动淘宝馆和产业带建设。
培育农村电子商务重点示范企业。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带动农村青年网上创业。
推进电商创业园建设。以本地重点企业为主体,建设以青年网商集聚为主电商创业园。
(三)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举措。
省政府连续出台《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4个指导性较强、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意见,深入实施电商换市,加快推进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
1.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规模。积极培育企业主体,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序建设产业集聚基地。
2.全面提高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和水平。加快建立浙货网络营销体系,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促进居上网上消费,扎实推进网上网下市场互动发展,全面普及经济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
3.完善电子商务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强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关键技术的研发,保障电子商务系统运营安全,建立健全电商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合力构建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4.完善电子商务产业政策体系。加大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落实土地金融等资源要素保障,便利电子商务市场准入,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秩序,推进电子商务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
三、衢州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3年以来,我市上下深入实施“电商换市”战略,以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务实推进的工作作风和超越常规的工作举措,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各项指标快速增长。
(一)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所处历史阶段
我市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在2000年就探索应用了农技110、农民信箱等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B2B、B2C、C2C等网络交易平台11家,其中中国粮网、搜搜茶、送花人已分别发展成全国行业内排名前列的网上交易平台。许多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应用层出不穷,如“特色中国.淘宝龙游馆”模式及衢州东方集团、江山万商集团的O2O模式等。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各种原因,我市在这一大潮流中,已处于明显落后状态。近年来我市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基本是处于民间自发、企业觉醒状态,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组织推动,目前各项发展指标都在全省倒数。截止2012年底,阿里巴巴注册企业数我市只有7851家,仅占全省的1.64%,只有丽水的23.4%;入驻“天猫商城”的企业只有73家,仅占全省的0.66%。2012年,我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2.3亿元,只占全省的0.61%;2013年实现网络零售额21.95亿元,但丽水实现了49. 92亿元,为我市的一倍多。近几年来,丽水市的电子商务发展也是风生水起,占尽先机。对此,我们必须警醒起来,顺应发展潮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二)我市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举措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高点定位谋求跨越发展、创新驱动打造衢州特色”的总体要求,以信息化融合产业发展,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电商换市”为重点,以人才集聚为支撑,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着力建设研发设计、网络交易、物流服务、支付体系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加快形成政府推动、示范带动、主体涌动、园区联动的发展布局,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电子商务新兴城市。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 280亿元,力争达到320亿元,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140亿元以上;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3亿美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覆盖面达到85%。全市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初步形成产业政策完善、管理体制高效、产业体系健全、公共服务完备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生态圈。
工作举措:
1.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小组。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成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小组(衢委办发〔2013〕55号)。市电子商务协会顺利完成了换届,一批电子商务企业踊跃参与。市商务局设立电子商务处,统筹协调、管理和指导全市电子商务工作。
2.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要求到2015年电子商务在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初步形成产业政策完善有力、管理体制合理高效、产业体系基本健全、公共服务基本完备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生态圈,明确了8个方面24项工作重点,突出了规划引领作用。明确发展重点。从推进产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提升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公共平台、整套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等10个方面,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集聚发展、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健全电子商务产业支撑体系,落实财政、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
3.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制定出台了《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和《衢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政策。
4.推进示范市、县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企业建设,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15年完成我市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准备工作;鼓励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
5.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企业。建立市级相关部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和技术服务团队,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共联系31家电子商务重点企业,建立由19名专业人员组面的市电子商务协会技术服务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应用和网络运营等服务。
6.培育一批重点平台。加快“一区多园三平台”集聚建设工作重点,积极推进一个市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核心区、多个县(市)级特色产业园建设,支持一电精彩、中国粮网、搜搜茶、送花人网等4个平台建设,加快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淘宝特色衢州馆和以特色工业为主的阿里巴巴衢州产业带建设,衢州馆预计于今年7月运营,产业带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建成。
7.培育人才提升发展水平。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基础性、实战型人才培育为重点,制定全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实施方案,依托各级院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分层、分类、分级抓好人才培育,提升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水平和素质。引进高质量培训机构,积极引进淘宝大学在我市和龙游县设立培训分中心。举办衢州电子商务大讲堂,邀请社科院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讲课,提高各级、各界人士思想认识。开展典型案例宣传,宣传我市电子商务企业成功经验,组织编印典型案例、各类简报,在市级主流媒体设立专栏开展宣传,以典型人物带动发展,营造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良好氛围。
8.市县联动推进整体发展。各县(市、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政策精神,加快推进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各县(市、区)都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推进工作小组,理顺了工作体制,明确了管理部门,确定了专门科室和具体工作人员,江山、龙游、常山、开化分别召开电子商务发展大会、制定促进发展政策意见,促进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三)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2013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55.19亿元,同比增长229.5%,其中网络零售额实现21.95亿元,同比增长78.5%,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4.99%,同比增长1.41个百分点。今年1季度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5.8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6.3亿元,同比增长85.3%,居民网络消费额13亿元,同比增长91.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随着省、市对“电商换市”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市电子商务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今后一个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投入使用。按照“一区多点”的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总体规划,目前已有多个产业园已启用和加快推进,一是先期启用一批电商创业园。衢州大学生创业园、江山青年网商创业园、龙游网商创业园、开化凌云创业园、衢江区金辉电子商务创业园等相继开园。二是推进建设一批创业园。颐高科技创业园主体工程结顶,预计于今年7月份开园;江山海创园建设用地已挂牌成交。三是谋划推动一批产业园。积极谋划推进衢州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常山县申通创业园、西区网络经济产业园、凌云创业园第2期建设,实现电商产业园的升级换代。
2.一批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淘宝衢州馆进展较快。市政府成立了淘宝衢州馆协调小组,专门发文推进,建馆方案通过淘宝网初审,确定建设县级分馆模式,入馆农产品已收集三分之二,入驻企业达到50%,预计于今年7月上线运营。二是“一电精彩”同城购物网站建设顺利。与工行衢州支行共同完成网银支付系统,与文广局合作建设“网上文化基地”,与职技院合作成立“一电精彩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三是电商企业项目加快推进。一渡网络科技公司已与40多家传统企业开展业务对接,促进转型发展;衢州农产品网上商城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业务量快速增长,年交易量达到60多亿;对接阿里巴巴集团,编写完成衢州产业带建设初步方案,在完成工业企业招商后,预计于年底进入试运营阶段;中国网上粮食市场进入新型软件设计开发阶段。
3.电子商务融合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典型带动,三次产业通过电子商务应用,相互融合,有效地推动了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一是零售网店数快速增加。全市仅淘宝网店就达到10080个,比上年增加66%,其中年零售额超过100万元的网店达到139家,1千万元以上的有9家,8000万元以上的有1家。二是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以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配件、户外用品生产为主的一批工业企业,转变营销和管理理念,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全市通过阿里巴巴开展网上原材料采购、产品批发业务(主要为工业企业),年交易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99家,超亿元企业14家,巨化集团、金凯门业、仙鹤纸业、东明化工、国光生化、骏顺有机硅等成为阿里巴巴交易平台明星企业。三是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积极开拓网络市场。衢州三头一掌、竹炭制品、江山猕猴桃和蜂产品、龙游莲子、开化山珍、常山菌菇等成为网络畅销产品,为我市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插上了电子商务的翅膀。四是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东方集团、不老神、中石化、左邻右舍等商贸流通企业专门成立电子商务公司或专业部门,通过电子商务开拓新的流通渠道;好梦来集团通过与电商服务企业合作,重新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4.跨境电子商务开始起步。2013年全市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4亿多元。江山变压器、门业,衢江爱吉仁、柯城俊峰健身用品成为我市跨境电子商务起步的先行者。龙游县通过举办跨境电子商务培训,通过阿里巴巴集团高级主管的亲身示范,带动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其他各县(市、区)也通过不同形式,以现有外贸企业为主,通过培训和考察,提高企业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认识,提升具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我市跨境电子商务打下了初步发展的良好基础。
5.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不断创新。一批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为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示范带动作用。自上海市引进的浙江佳熙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自2013年下半年开业以来,其创办的亿家网便民服务平台致力于电子商务的商店化和电子支付的便民、利民、惠民,解决居民公用事业、行政事业性缴费和日常消费最后一百米的服务,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浙江纳睿特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将电商业务与客户融资服务相结合,解决客户商品选择、采购、融资租赁、售后联盟等一体化问题,业务拓展至杭州、宁波等市。衢州盛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盛微信”公众微信智能营销第三方服务平台,可以让用户轻松管理微信公众账号,开展智能机器人、微信会员卡等在线活动,对微信营销实现有效监控,扩展潜在客户群和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
6.人才培训与引进不断推进。一是制定电子商务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公布首批3家市级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市区培训初级学员1600多人。二是淘宝大学衢州(章鱼网)精英培训中心挂牌成立,已经开展4期中级培训,培训学员180人,店铺良好率上升到91.2%,信用评价上升到94.2%。三是上报首批省级电子商务培训师资,近日省商务厅将发文公布。四是衢州职业学院与多家电商机构和实体企业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五是引进一批电商人才,衢州一渡网络科技公司从杭州迁回衢州,带回近20人的核心团队,自己培养了50多人的技术队伍;开化县引进绍兴市电商人才杨少峰,带来了核心管理团队,凌云电子商务创业园成为我市管理模式最先进的园区,提升了衢州电子商务创业园的整体水平;常山县从上海引进浙江嘉熙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江山市从杭州引进电商服务企业,成功帮助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7.快递物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我市30家快递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1.2亿多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浙江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衢州市分公司和顺丰集团衢州运输有限公司将分别达到2800多万元和2200多万元。
8.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快速增多。我市各行业从事电子商务人员达到2.6万人,主要由40岁以下的青年人群构成,其中80后占61%,90后占17%;从业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占54%,大专及以上占33%。从职业分类看,一半以上的从业人员在从事淘宝网络销售前都是个体户或自由职业者,大多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或城市赋闲阶层,同时,应届大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人员也占了近五分之一。80后与90后成为我市“电商换市”的主力军,电子商务已成为创业就业的新通道。
四、下步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工作目标
我市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电子商务作为深入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产业,围绕“电商换市”,理清“奔跑清单”,以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为主载体、以产业集聚园建设为主平台、以打造生态圈为主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配套,为努力打造电子商务新兴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翻番。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00亿元以上,实现翻番目标。其中电子商务零售额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上。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值达到8%。
二是提高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外贸四个“100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达到60%以上。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新投入使用电子商务产业(创业)园4个(分别是颐高、金辉、欧美佳、开化电商园),争取开工建设3个(衢江网商大楼、常山县申通创业园、江山海创园),前期推进2个(京西电商城、西区网络经济产业园);
四是培育重点企业。引进或培育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和服务商4家;培育交易额超过5亿元企业3家,超20亿元企业1家。
(二)工作举措
1.着力促进转型发展,推动产业融合。
以网络经济融合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三次产业的重点企业转型发展。一是支持工业企业加快转型。鼓励巨化、红五环、开山集团等大型工业生产企业自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或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展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物流等网上交易,实现线下生产、线上销售,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向全产业链、多功能型企业转型。二是引领带动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淘宝·特色中国衢州馆”、“中国·衢州农产品网上商城”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网上市场”建设,培育方飞食品、健康蜂业、蜜之源果业等等一批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企业。深化推进“一村一品”行动。三是加快服务业和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发展。着力推进东方集团、左邻右舍等一批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发展,依托实体商场网点优势,加快网上商城、移动商城建设,建设区域性同城购物平台,抢占市场先机。加快物流、快递、银行、摄影美工等第三方服务企业发展,进一步健全电子商务生态圈。促进上洋专业市场等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的电子商务应用,建立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新兴市场。
2.着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知名网站、知名企业家,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中小微企业紧密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一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树立网络品牌的意识,对网络品牌进行长期规划,提高产品利润和增加值。二是掌握和运用网络品牌的创建规律,从“注重做产品”转向“善于做品牌”,推进品牌培育和营销。三是推动实体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转型为网络品牌,充分利用品牌企业实体市场知名度,实现品牌企业和产品的“一企两市”,线下品牌与线上品牌同时发展的良好格局。四是政策推动电子商务品牌培育与建设,有效维护网上交易市场秩序,强化部门监管协作与信息共享,完善和延伸现实市场监管体系。
3.着力推进产业集聚,推动整体发展。一是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市本级在3年内建成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各县(市)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的具有县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创业园,发挥电子商务功能区综合作用,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园8个,其中销售额达到5亿元的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使之成为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二是加快形成电子商务集聚圈。鼓励网商、第三方服务企业联手,打造集商务企业核心层、物流快递半径层、中小网商辐射层为一体的电子商务集聚圈,着力构筑“一区多点”发展布局。三是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紧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紧扣产业链培育,以全市四个“100强企业”主体为第一方阵,以优化骨干企业供应链和销售链为核心,提升产业链电子商务应用的整体水平,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四是孵化一批中小初创企业。重点扶持实体企业积极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采购、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以专业市场、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建设为中小初创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网上开店、在线交易和在线支付等服务。五是招商引进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引进一批电子商务名企在我市落户,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大发展。
4.着力支持应用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一是开展移动端电子商务研究。鼓励推出适应移动端用户浏览的页面和信息空间,提高用户对商品的视觉体验;二是应用新模式。加快研究和推进同城购物、O2O线上线下互联、移动支付、微信营销等新模式,推进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向居民消费、交通旅游、家政服务等所有领域和行业进行业务拓展和延伸;三是推进第三方仓储物流建设。整合物流资源,为电子商务产业提供功能齐全的物流设计、信息管理、仓储、支付等各项服务;四是鼓励云计算技术应用。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平台开发、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和应用系统等外包服务。
5.着力强化人才培养,打造创业大军。一是加快培育应用人才。开展第二批市级电子商务培训基地认定,实施分类、分层、分产业培训,努力培育一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懂实际操作的电子商务人才。二是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坚持直接引进与柔性引进结合,抓好电子商务产业招才引智工作,引进高端型、应用型、紧缺型等电子商务行业精英人才来衢创业。三是注重用好实用人才。建立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库,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育。加强“校企合作”,依托衢州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以及淘宝大学衢州精英培训中心等社会专业培训机构,着力培养大批有实战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使人才培育与企业用人需求和主体创业需求充分对接。
6.着力推进示范建设,推动全面提升。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培育一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企业、示范网商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
送:省商务厅,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商务局。
--------------------------------------------------------------编  辑:衢州市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工作小组办公室
地  址: 衢州市白云中大道37号         E-mail: 259378207@qq.com
电  话:0570-8350702                  传  真:0570-8056030

上一篇:衢州电子商务简报2014年第6期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