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银行信用卡的业务员们来说,这一定是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当他们还在为了完成签约指标而不得不选择“杀熟”的时候,阿里金融的“虚拟信用卡”已经从传说成为现实。
今年3月初,备受关注的阿里金融“信用支付”业务终于在西湖边得以正式确认。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明表示,阿里信用支付将于4月中旬在浙江、湖南试点,9月底将覆盖全国各大城市。
2012年,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突破万亿元,虚拟网络如今已经变成一个令人震撼的大市场,很多实体商铺已经被挤压得举步维艰。
今年被称为移动金融行业蓄势待放的元年。那么,“虚拟信用卡”的推出,是否意味着移动金融行业爆发增长阶段已经开始?对于传统银行业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会是“祸之将至”吗?
8000万用户群
据阿里金融方面介绍,阿里金融将向支付宝用户提供的“信用支付”,消费者可获得最高5000元的消费额度,还可以享受长达38天的免息期。支付宝用户(包括商家和消费者)将根据不同评级,获得相应授信支付的功能。
支付宝相关业务人员告诉记者,按计划,这一产品将首先在试点区域的无线端投入使用,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
该人士还透露,信用支付上线后仅可用于淘宝网及天猫网的消费。不过,卖家资质的认定门槛并不高。现有的卖家中,只要其店铺支持信用卡支付,那么在今后就一定可以支持新推出的信用支付;而那些目前不支持信用卡支付的卖家,只要他符合信用支付的审核资质,也将自动成为信用支付支持的卖家。
据粗略统计,单天猫商城的卖家数量就已经达到5万多。不算上淘宝网的信用卡资质卖家,信用支付业务的潜在客户数绝对不容小觑。另据支付宝官方网页披露,符合“信用支付”要求的买家,已经达到8000万。从如此庞大的用户群看来,信用支付业务将会为阿里金融带来可观的前景。
为何阿里金融选择发力信用支付呢?在胡晓明看来,信用支付的推出,意在提高手机支付成功率。
先看一串数字。据记者了解,去年“光棍节”当天,支付宝实现成功交易笔数1亿零580万笔,其中无线支付有近900万笔,占比8%,而在2011年无线支付数只有171万笔,占比5%。通过数据的比较不难看出,无线支付这一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根据阿里金融的数据显示,当前手机支付面临一个大困境2012年支付宝客户通过中国银行业提供的手机银行做支付,成功率仅为38%,还有62%是客户创建交易以后,支付却不成功。试想,如果手机支付的成功率可以进一步提升,那么光棍节的交易额神话,又岂止如此?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的公告,支付宝目前已经手握该许可。那么,手机支付又何必肥水流向外人田呢?
不过,胡晓明强调,“阿里金融只是要建立一个平台,而非与银行抢生意。”
但广州金融学院院长陆磊告诉记者,就像当年淘宝网对于实体店会构成冲击一样,信用支付的出现以及发展,对实体金融会构成事实上的竞争。